億霖木業涉嫌傳銷狂圈16億 傳銷鏈條遍布全國
發布: 2007-02-01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2月9日,北京市公安局正式對外通報,因涉嫌傳銷,億霖木業18名高管9名被批捕、9人被刑事拘留。據透露,億霖木業經營兩年多,被其“合作造林”騙局誘惑的投資者達2萬多人,公司非法所得高達16億元。
記者調查發現,在成都也有不少打著“合作造林”、“托管造林”旗號的林業產權流轉公司。最多時,這樣的公司有10多家。
2005年12月3日,投資者質疑億霖木業造林騙局,媒體予以曝光。
2006年6月9日,五名投資者向北京朝陽法院起訴億霖木業。
2006年6月9日,億霖公司因涉嫌非法經營被北京警方調查。
2006年9月底,北京市工商局緊急叫停億霖木業廣告。
2007年2月9日,北京市公安局正式對外通報,因涉嫌傳銷,億霖木業18名高管9名被批捕、9人被刑事拘留。
“林地”竟是沙丘地
70多歲的張大娘家住北京。2004年仲夏,一個老朋友勸說她投資億霖木業:“林地投資一畝2600元,每年收益在60%到70%之間。”算算利潤,想想廣告“合作造林首選億霖”,張大娘說服老伴拿出30多萬元的養老金,在內蒙古通遼買下120畝林地,與億霖公司簽署了為期12年的林地使用合同。
一年過去了,林權證還沒有交付。夫婦倆生了疑心。夫婦倆背上行囊決定親自去考察。
按圖索驥,120畝林地并非“綠樹成蔭”,而是沙丘地!他們傻了眼,一咬牙找到當地政府開出證明:“所謂林地‘草比樹高,實為沙地’”。
緊握證明,張大娘立即找到億霖公司要求退款,據理力爭,億霖公司仍然扣留了7萬元作違約金。
傳銷鏈條遍布全國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屠曉斌,真正的幕后老板是趙鵬運。趙鵬運曾于2002年8月因傳銷被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人民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2004年4月刑滿釋放后,重操舊業,密謀策劃開展林地傳銷牟取暴利,先后成立了億霖集團等公司。
他們在全國多個省市低價收購林地,以招聘為幌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在各銷售分部設部長、經理、主管、銷售代表等四級銷售人員,形成上下線關系,通過上線按下線銷售業績獲取提成等一系列手段,吸引投資者高價購買林地。鼎盛時期,億霖在北京、上海、重慶、沈陽等設了5個分公司,傳銷鏈條遍布全國。
北京市公安局透露,億霖木業經營兩年多,被其“合作造林”騙局誘惑的投資者達2萬多人,其中1.7萬人是北京人;公司非法所得高達16億元。
9名高管被刑拘
“億霖運營模式具有鮮明的傳銷特點,是北京迄今為止最大的傳銷案。”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傅政華告訴記者,趙鵬運、趙代紅、屠曉斌等9名負責人,于去年12月1日被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批捕,認定其“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已涉嫌非法經營罪”;谷某等9名高級管理人員,也于近日被刑拘。
“警方將盡力追繳贓款、贓物,最大限度減少投資者損失,希望投資者依法解決遺留問題。”北京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處相關負責人承諾。(據人民日報)
權威提醒:
謹防有人借林業投資斂財
針對目前市場中存在的一些違法違規苗頭,四川省林業廳在去年四月期間召開了專門的新聞發布會。當時,四川省林業廳副廳長羅增斌介紹,一些公司有夸大收益、忽略采伐限制政策以及自然和市場風險等問題。投資者存在盲目投資問題。
針對社會上認為林業投資屬于暴利投資的誤解,羅增斌稱,“林業投資不是暴利,即使在行情最好的時候收益率也不會超過20%。”
據介紹,投資林業主要存在采伐林木的政策性風險,培育森林的病蟲害、森林火災及其他自然災害風險,人為盜伐破壞風險,以及林木市場風險等。
昨日,記者再次就此事采訪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林業投資只要不違法就屬于鼓勵投資范圍,但要謹防一些人借此斂財,讓林業投資變味。
雷波億霖曾在此購買近兩萬畝林地
記者昨日經過多方求證,發現億霖公司和四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去年,億霖木業集團發布的一份招聘資料顯示,億霖木業成立2004年6月,注冊地設在北京,注冊資金5000萬元。其旗下的20個分公司遍布全國各地。其中,在四川的分支機構就有四川成都生態園有限責任公司和其宣稱的四川育林基地等。而記者獲悉,億霖公司曾于兩年前在四川省雷波縣購買了近兩萬畝地,獲得了1200多份林權證,并把這些林權證轉讓給了北京、內蒙古等地的人,從中牟取暴利。
昨日,記者電話聯系上了四川省雷波縣林業局資源站站長劉學農,他是當初雷波縣林業局把林權證發給億霖公司的經辦人。
據劉學農介紹,億霖公司先后在2005年10月到2006年3月,分幾次購買了雷波縣當地林主的1.98萬畝林地的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在此期間,經他之手,給億霖公司辦了1200多份林權證。
不過,此后,由于一些原因,雷波縣停止給億霖公司辦證。“首先是受國家大環境的影響,去年三四月份國家林業局進行改革,對一些公司打著托管造林旗號,片面夸大造林利潤的現象開始進行清理;其次就是我們發現億霖公司在辦理了林權證后,陸續和北京等地的市民進行非法交易行為。所以,從去年的3月28號開始,我們對已經辦理的這些林權證進行清理,查實它們的合法性。”劉學農表示,“到現在清理已基本結束。初步查明,我們本地的林主賣給億霖公司的這些林地使用權情況屬實,辦理程序合法。至于億霖公司又把這些林權證轉讓給其他人,根據有關法律,林權證屬于持證人所有,不得擅自交易,億霖公司和他人交易的行為屬于非法交易,該交易將不受法律保護。”
成都最多時有10多家林業投資公司
實際上,自去年春季開始,成都曾冒出了一批有關林業產權的流轉的公司。這些公司多以“合作造林”、“托管造林”為推廣說辭,有的公司為吸引投資者購買他們的林地,甚至開出了比銀行存款利率高幾十倍的收益率。
本報記者曾對這樣的情況進行過調查,發現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
首先是是林地的真實性疑問。據調查,這些公司通常會稱在攀枝花、西昌,以及云南省等地擁有大片林地,他們通常以每畝5000元左右的價格向投資者出售這些“異地”林地,但一般來講,由始至終,很多成都買林地的投資者礙于路途較遠,從來都沒見過自己買到的林子。事實上,即使投資者提出要實地考察,也未必能眼見為實,據一位曾參與了現場考察的投資者介紹,通常公司會將一大幫人用車拉到所謂的“林地”,指著某片林子說,“這是賣給你的,那是賣給他的……,但天知道那是不是真的,因為公司完全有可能‘一女多嫁’,將同一片林子賣給很多人,另外也不能證明這林子就是他們的,反正也拿不到林權證。”
其次是高收益問題。為吸引投資者,不少公司對林權投資的收益都存在浮夸嫌疑,比如一家林業公司在宣傳資料上就稱,一畝云南松6年后可凈賺16300元,投資收益率超過300%。
此外,招聘問題也是備受質疑的焦點。不少人發現,這些林業公司往往“發展速度”驚人,似乎隨時都在進行招聘活動。更神奇的是,這些公司通常都對人員的招聘數量、學歷、人員素質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尤其歡迎老年人。在去年7~9月成都林業投資最熱的時候,當時成都的林業投資公司多達10多家,不少以“合作造林”、“托管造林”為開發項目的林業公司在媒體上打招聘廣告,招聘對象大多是老年人。據有關人士透露,這是因為老年人投資知識有限,盲目相信高回報,更容易“上鉤”。
記者調查發現,在成都也有不少打著“合作造林”、“托管造林”旗號的林業產權流轉公司。最多時,這樣的公司有10多家。
2005年12月3日,投資者質疑億霖木業造林騙局,媒體予以曝光。
2006年6月9日,五名投資者向北京朝陽法院起訴億霖木業。
2006年6月9日,億霖公司因涉嫌非法經營被北京警方調查。
2006年9月底,北京市工商局緊急叫停億霖木業廣告。
2007年2月9日,北京市公安局正式對外通報,因涉嫌傳銷,億霖木業18名高管9名被批捕、9人被刑事拘留。
“林地”竟是沙丘地
70多歲的張大娘家住北京。2004年仲夏,一個老朋友勸說她投資億霖木業:“林地投資一畝2600元,每年收益在60%到70%之間。”算算利潤,想想廣告“合作造林首選億霖”,張大娘說服老伴拿出30多萬元的養老金,在內蒙古通遼買下120畝林地,與億霖公司簽署了為期12年的林地使用合同。
一年過去了,林權證還沒有交付。夫婦倆生了疑心。夫婦倆背上行囊決定親自去考察。
按圖索驥,120畝林地并非“綠樹成蔭”,而是沙丘地!他們傻了眼,一咬牙找到當地政府開出證明:“所謂林地‘草比樹高,實為沙地’”。
緊握證明,張大娘立即找到億霖公司要求退款,據理力爭,億霖公司仍然扣留了7萬元作違約金。
傳銷鏈條遍布全國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屠曉斌,真正的幕后老板是趙鵬運。趙鵬運曾于2002年8月因傳銷被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人民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2004年4月刑滿釋放后,重操舊業,密謀策劃開展林地傳銷牟取暴利,先后成立了億霖集團等公司。
他們在全國多個省市低價收購林地,以招聘為幌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在各銷售分部設部長、經理、主管、銷售代表等四級銷售人員,形成上下線關系,通過上線按下線銷售業績獲取提成等一系列手段,吸引投資者高價購買林地。鼎盛時期,億霖在北京、上海、重慶、沈陽等設了5個分公司,傳銷鏈條遍布全國。
北京市公安局透露,億霖木業經營兩年多,被其“合作造林”騙局誘惑的投資者達2萬多人,其中1.7萬人是北京人;公司非法所得高達16億元。
9名高管被刑拘
“億霖運營模式具有鮮明的傳銷特點,是北京迄今為止最大的傳銷案。”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傅政華告訴記者,趙鵬運、趙代紅、屠曉斌等9名負責人,于去年12月1日被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批捕,認定其“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已涉嫌非法經營罪”;谷某等9名高級管理人員,也于近日被刑拘。
“警方將盡力追繳贓款、贓物,最大限度減少投資者損失,希望投資者依法解決遺留問題。”北京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處相關負責人承諾。(據人民日報)
權威提醒:
謹防有人借林業投資斂財
針對目前市場中存在的一些違法違規苗頭,四川省林業廳在去年四月期間召開了專門的新聞發布會。當時,四川省林業廳副廳長羅增斌介紹,一些公司有夸大收益、忽略采伐限制政策以及自然和市場風險等問題。投資者存在盲目投資問題。
針對社會上認為林業投資屬于暴利投資的誤解,羅增斌稱,“林業投資不是暴利,即使在行情最好的時候收益率也不會超過20%。”
據介紹,投資林業主要存在采伐林木的政策性風險,培育森林的病蟲害、森林火災及其他自然災害風險,人為盜伐破壞風險,以及林木市場風險等。
昨日,記者再次就此事采訪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林業投資只要不違法就屬于鼓勵投資范圍,但要謹防一些人借此斂財,讓林業投資變味。
雷波億霖曾在此購買近兩萬畝林地
記者昨日經過多方求證,發現億霖公司和四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去年,億霖木業集團發布的一份招聘資料顯示,億霖木業成立2004年6月,注冊地設在北京,注冊資金5000萬元。其旗下的20個分公司遍布全國各地。其中,在四川的分支機構就有四川成都生態園有限責任公司和其宣稱的四川育林基地等。而記者獲悉,億霖公司曾于兩年前在四川省雷波縣購買了近兩萬畝地,獲得了1200多份林權證,并把這些林權證轉讓給了北京、內蒙古等地的人,從中牟取暴利。
昨日,記者電話聯系上了四川省雷波縣林業局資源站站長劉學農,他是當初雷波縣林業局把林權證發給億霖公司的經辦人。
據劉學農介紹,億霖公司先后在2005年10月到2006年3月,分幾次購買了雷波縣當地林主的1.98萬畝林地的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在此期間,經他之手,給億霖公司辦了1200多份林權證。
不過,此后,由于一些原因,雷波縣停止給億霖公司辦證。“首先是受國家大環境的影響,去年三四月份國家林業局進行改革,對一些公司打著托管造林旗號,片面夸大造林利潤的現象開始進行清理;其次就是我們發現億霖公司在辦理了林權證后,陸續和北京等地的市民進行非法交易行為。所以,從去年的3月28號開始,我們對已經辦理的這些林權證進行清理,查實它們的合法性。”劉學農表示,“到現在清理已基本結束。初步查明,我們本地的林主賣給億霖公司的這些林地使用權情況屬實,辦理程序合法。至于億霖公司又把這些林權證轉讓給其他人,根據有關法律,林權證屬于持證人所有,不得擅自交易,億霖公司和他人交易的行為屬于非法交易,該交易將不受法律保護。”
成都最多時有10多家林業投資公司
實際上,自去年春季開始,成都曾冒出了一批有關林業產權的流轉的公司。這些公司多以“合作造林”、“托管造林”為推廣說辭,有的公司為吸引投資者購買他們的林地,甚至開出了比銀行存款利率高幾十倍的收益率。
本報記者曾對這樣的情況進行過調查,發現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
首先是是林地的真實性疑問。據調查,這些公司通常會稱在攀枝花、西昌,以及云南省等地擁有大片林地,他們通常以每畝5000元左右的價格向投資者出售這些“異地”林地,但一般來講,由始至終,很多成都買林地的投資者礙于路途較遠,從來都沒見過自己買到的林子。事實上,即使投資者提出要實地考察,也未必能眼見為實,據一位曾參與了現場考察的投資者介紹,通常公司會將一大幫人用車拉到所謂的“林地”,指著某片林子說,“這是賣給你的,那是賣給他的……,但天知道那是不是真的,因為公司完全有可能‘一女多嫁’,將同一片林子賣給很多人,另外也不能證明這林子就是他們的,反正也拿不到林權證。”
其次是高收益問題。為吸引投資者,不少公司對林權投資的收益都存在浮夸嫌疑,比如一家林業公司在宣傳資料上就稱,一畝云南松6年后可凈賺16300元,投資收益率超過300%。
此外,招聘問題也是備受質疑的焦點。不少人發現,這些林業公司往往“發展速度”驚人,似乎隨時都在進行招聘活動。更神奇的是,這些公司通常都對人員的招聘數量、學歷、人員素質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尤其歡迎老年人。在去年7~9月成都林業投資最熱的時候,當時成都的林業投資公司多達10多家,不少以“合作造林”、“托管造林”為開發項目的林業公司在媒體上打招聘廣告,招聘對象大多是老年人。據有關人士透露,這是因為老年人投資知識有限,盲目相信高回報,更容易“上鉤”。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