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信傳銷失財十萬>后續 受害人越來越多
發布: 2006-11-01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本市及來自廣西、江蘇的讀者紛紛打進本報熱線,控訴傳銷之害。工商部門提醒市民不要受人蠱惑輕信暴富的謊言,如遇傳銷可向當地工商部門報案
“我要跟丈夫離婚!”“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不想活了!”“救救我們吧!”……本報13日刊登了《女老板誤信傳銷十萬元打了水漂》后,來自本市、廣西、江蘇等地讀者接連打進本報熱線電話,控訴傳銷摧毀了一個又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行動受到監控的受害人甚至利用難得的“放風”機會摸出偷偷留下來的錢在公話亭向本報求助。
掃地十年的積攢一下子沒了
一碟榨菜、一個雞蛋、一鍋米飯,這就是一名成人和一名小孩一天的伙食。很難相信,在深圳辛苦工作十多年的潘女士居然帶著孩子過著這樣的生活,其實,如果不是丈夫迷上了傳銷,她們一家三口原本每天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飯菜。
命運的轉折始于今年7月。
潘女士是1992年來深圳打工的,一直當清潔工,雖然月工資不過幾百塊錢,但十多年下來也攢下了2萬多元。今年7月,潘女士的丈夫李先生有一個星期沒有回家了,業務員出身的李先生很忙,但以往最多兩三天不回家。潘女士惴惴不安地到公司找丈夫,他的同事告訴她,李先生已經在一周前離職了,離職信上說他要去廣西開發廊賺大錢,口氣非常大,同事們還以為其家人事先知道這事。
潘女士好不容易接到丈夫打回來的電話,得知丈夫確實身在廣西。丈夫在電話中說,他在當地很好,發廊生意很賺錢,讓潘女士把家里所有的存款全部取出來寄給他。丈夫的老實本分是出了名的,潘女士沒有猶豫,匯了3萬元過去。不久,身在粵北山區的公公也接到這樣的電話,老人家聽說孩子要自立門戶開發廊,非常高興,東借西湊了3萬元分兩次匯了過去。
這個時候,李先生的表叔在其勸說下,帶了一張存有10萬元的銀行卡趕到廣西跟表侄碰頭,準備投資。見面的第一天,表叔就看到一大幫人擠在出租屋里聽人講“無店鋪連鎖經營”的“理論”,立即明白掉入了傳銷陷阱,手里端著對方倒的茶水都不敢喝、雙腿嚇得直發抖,口頭上勉強連稱“這個生意來錢”。表叔當天謊稱坐長途車不舒服要下樓買點藥,下樓后攔了一輛的士直奔汽車站逃了回來。在表叔的安排下,老家悄悄安排了四人趕到廣西,在晚上強行將李先生押回深圳。然而,李先生回深圳后,非常生氣,直罵大家不入伙也就罷了,還擋他的財路,40天后,他又溜回了廣西。
在這40天里,潘女士想方設法勸說丈夫回頭,又是下跪又是要離婚,剛剛做完手術的公公也大老遠趕到深圳勸說兒子,但是大家都被他罵成是“放著幾百萬不賺的傻子”。為了幫公公還債,潘女士只能帶著孩子租住在陰暗的木板房內,每天就著榨菜下飯,有空就撿點破爛賣掉,買幾個雞蛋煮熟給兒子補身子。
拆遷補償金全部搭進傳銷
張女士在深圳當了5年保姆,好不容易還清老家的債務并存了1萬元,以為總算可以過上舒心點的日子了,但是現在,她連家都不敢回。
去年年底,張女士回湖北老家,碰到非常要好的老鄉莊哥。莊哥說現在廣西那邊服裝生意非常好做,要不了2年就可以買房子、車子。張女士本來對在外打工感到有點厭倦,聽了莊哥的話動心了。經丈夫同意后,今年3月27日跟著莊哥趕往廣西馬山,抵達目的地后,莊哥并沒有帶她看店鋪,而是不斷帶她走訪一些朋友,每個人都會跟她講一通“網絡銷售”的好處,只要發展下線并購買公司的產品就可以獲得可觀的直接提成和間接提成。張女士覺得很賺錢,便讓在老家的丈夫將剛剛領到手的2萬元房屋拆遷補償金匯過來。
沒過多久,張女士的丈夫、哥哥、妹夫等人也相繼趕了過來。其中丈夫和哥哥等人借錢投入了6.5萬元購買產品,成為公司的“業務組長”。而兩個妹夫此前多年在廣州經營服裝生意,他們到馬山后很快發現這是在搞傳銷,連夜借機逃了出來。老家的人知道張女士其實是在搞傳銷后,都指責她并要求還債,幾個跟著張女士到馬山的老鄉發現被騙后,也要張女士賠償他們的全部損失。張女士左右不是人,只好又逃回深圳一邊打工一邊寫求助信。
控訴求助電話一個接一個
連日來,一個個受害讀者致電本報,控訴傳銷害得他們妻離子散、散盡家財又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簡直已經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正在徐州搞傳銷的一青年自從加入傳銷組織后,就失去了人身自由,昨日他趁同伴不注意,偷偷跑到公用電話亭給本報打長途電話,呼吁相關部門能夠加強執法行動,打擊非法傳銷,并向記者索要舉報電話。讀者譚女士說,他們一家有九口被老鄉拉去搞傳銷了,她一個老婆子實在不想活了,要不是小外孫沒人照顧,她“早就一頭撞死了”。
深圳市工商部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上述受害人都是在外地搞傳銷,要想挽回損失首先需要向當地工商部門報案。該負責人還提醒深圳市民注意,傳銷和變相變銷在我國都是違法行為,市民不要受人蠱惑輕信暴富的謊言而掉入陷阱 。
“我要跟丈夫離婚!”“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不想活了!”“救救我們吧!”……本報13日刊登了《女老板誤信傳銷十萬元打了水漂》后,來自本市、廣西、江蘇等地讀者接連打進本報熱線電話,控訴傳銷摧毀了一個又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行動受到監控的受害人甚至利用難得的“放風”機會摸出偷偷留下來的錢在公話亭向本報求助。
掃地十年的積攢一下子沒了
一碟榨菜、一個雞蛋、一鍋米飯,這就是一名成人和一名小孩一天的伙食。很難相信,在深圳辛苦工作十多年的潘女士居然帶著孩子過著這樣的生活,其實,如果不是丈夫迷上了傳銷,她們一家三口原本每天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飯菜。
命運的轉折始于今年7月。
潘女士是1992年來深圳打工的,一直當清潔工,雖然月工資不過幾百塊錢,但十多年下來也攢下了2萬多元。今年7月,潘女士的丈夫李先生有一個星期沒有回家了,業務員出身的李先生很忙,但以往最多兩三天不回家。潘女士惴惴不安地到公司找丈夫,他的同事告訴她,李先生已經在一周前離職了,離職信上說他要去廣西開發廊賺大錢,口氣非常大,同事們還以為其家人事先知道這事。
潘女士好不容易接到丈夫打回來的電話,得知丈夫確實身在廣西。丈夫在電話中說,他在當地很好,發廊生意很賺錢,讓潘女士把家里所有的存款全部取出來寄給他。丈夫的老實本分是出了名的,潘女士沒有猶豫,匯了3萬元過去。不久,身在粵北山區的公公也接到這樣的電話,老人家聽說孩子要自立門戶開發廊,非常高興,東借西湊了3萬元分兩次匯了過去。
這個時候,李先生的表叔在其勸說下,帶了一張存有10萬元的銀行卡趕到廣西跟表侄碰頭,準備投資。見面的第一天,表叔就看到一大幫人擠在出租屋里聽人講“無店鋪連鎖經營”的“理論”,立即明白掉入了傳銷陷阱,手里端著對方倒的茶水都不敢喝、雙腿嚇得直發抖,口頭上勉強連稱“這個生意來錢”。表叔當天謊稱坐長途車不舒服要下樓買點藥,下樓后攔了一輛的士直奔汽車站逃了回來。在表叔的安排下,老家悄悄安排了四人趕到廣西,在晚上強行將李先生押回深圳。然而,李先生回深圳后,非常生氣,直罵大家不入伙也就罷了,還擋他的財路,40天后,他又溜回了廣西。
在這40天里,潘女士想方設法勸說丈夫回頭,又是下跪又是要離婚,剛剛做完手術的公公也大老遠趕到深圳勸說兒子,但是大家都被他罵成是“放著幾百萬不賺的傻子”。為了幫公公還債,潘女士只能帶著孩子租住在陰暗的木板房內,每天就著榨菜下飯,有空就撿點破爛賣掉,買幾個雞蛋煮熟給兒子補身子。
拆遷補償金全部搭進傳銷
張女士在深圳當了5年保姆,好不容易還清老家的債務并存了1萬元,以為總算可以過上舒心點的日子了,但是現在,她連家都不敢回。
去年年底,張女士回湖北老家,碰到非常要好的老鄉莊哥。莊哥說現在廣西那邊服裝生意非常好做,要不了2年就可以買房子、車子。張女士本來對在外打工感到有點厭倦,聽了莊哥的話動心了。經丈夫同意后,今年3月27日跟著莊哥趕往廣西馬山,抵達目的地后,莊哥并沒有帶她看店鋪,而是不斷帶她走訪一些朋友,每個人都會跟她講一通“網絡銷售”的好處,只要發展下線并購買公司的產品就可以獲得可觀的直接提成和間接提成。張女士覺得很賺錢,便讓在老家的丈夫將剛剛領到手的2萬元房屋拆遷補償金匯過來。
沒過多久,張女士的丈夫、哥哥、妹夫等人也相繼趕了過來。其中丈夫和哥哥等人借錢投入了6.5萬元購買產品,成為公司的“業務組長”。而兩個妹夫此前多年在廣州經營服裝生意,他們到馬山后很快發現這是在搞傳銷,連夜借機逃了出來。老家的人知道張女士其實是在搞傳銷后,都指責她并要求還債,幾個跟著張女士到馬山的老鄉發現被騙后,也要張女士賠償他們的全部損失。張女士左右不是人,只好又逃回深圳一邊打工一邊寫求助信。
控訴求助電話一個接一個
連日來,一個個受害讀者致電本報,控訴傳銷害得他們妻離子散、散盡家財又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簡直已經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正在徐州搞傳銷的一青年自從加入傳銷組織后,就失去了人身自由,昨日他趁同伴不注意,偷偷跑到公用電話亭給本報打長途電話,呼吁相關部門能夠加強執法行動,打擊非法傳銷,并向記者索要舉報電話。讀者譚女士說,他們一家有九口被老鄉拉去搞傳銷了,她一個老婆子實在不想活了,要不是小外孫沒人照顧,她“早就一頭撞死了”。
深圳市工商部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上述受害人都是在外地搞傳銷,要想挽回損失首先需要向當地工商部門報案。該負責人還提醒深圳市民注意,傳銷和變相變銷在我國都是違法行為,市民不要受人蠱惑輕信暴富的謊言而掉入陷阱 。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