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家人面 一女跳河亡”追蹤
發布: 2008-04-01 11:06:13 作者: 趙鵬云 來源: 海峽都市報

三明女子馬某,與家人爭吵后,徑直跳下泉州城西環路內溝河,26歲的年輕生命戛然而止.
昨日,在死者的遺物中,家屬找到了一本筆記本。在筆記中,馬某記錄了傳銷組織“洗腦”的經歷。翻開一頁頁的記錄,文中一行行的勵志語言和數字計算,似乎充滿著她一夜暴富的渴望。看完筆記,家人心中充滿了悲憤———“傳銷,害死了我們的親人。”
而閱讀了這本筆記之后,泉州市公安局有關人士分析,“從筆記的內容來看,這是一本比較典型的傳銷筆記。”
死者生前留下的傳銷筆記
死者筆記記錄
生前洗腦經歷
親人突然離去,馬阿伯一家有著揮之不去的憂慮和疑惑。在北京、天津的半年中,女兒到底在做什么?是什么讓她走上了絕路?昨日,馬某的姐夫柯先生說,從死者的遺物中,家人找到了一個筆記本。
昨日,帶著這本筆記本,記者來到了泉州市公安局。“從筆記的內容來看,這是一本比較典型的傳銷筆記。”市公安局政策研究室主任、犯罪心理學專家陳本蘭副教授詳細翻看完筆記后,對記者說道。
陳本蘭說,筆記中,共記錄了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部分,是“七日記”,記載女子對傳銷入門的經歷,文字中充滿了諸如“騙是一種技巧”、“不要談戀愛”等文字,甚至具有傳銷組織典型性質的“規章制度”;第二部分,是記錄“如何實際操作”,即“如何拉到入伙人”的“加強班”階段筆記;第三部分,是一些人的詳細資料,包括姓名、職業和性格特點。這些資料中,包括死者的親人。根據名單推測,這些人可能是死者生前準備發展為“傳銷組織成員”的對象。
欲望超過能力
讓她走向偏激
馬某留下的筆記本里記載了大量的電話號碼。昨日,記者隨機撥打了一些,大部分手機無法接通。接通的手機,大部分是女子的。從電話中,記者了解到,她們大多是美容師,與馬某曾經是同事。聽說馬某跳河自殺的消息后,她們都難以置信。
美容師陳小姐對記者說,三四年前,她和馬某曾在泉州一家美容院共事。在她的眼中,馬某性格開朗,人緣也不錯。“想不到,她會做出傻事。不過,好久沒聯系了,她竟然還記著我的電話號碼。”
“她原本是一個開朗、健康的人,家庭和睦,姐妹相親。傳銷讓她走火入魔,讓她走上絕路,也給我們家帶來了無法挽回的悲劇。”昨日,馬某的親人柯先生夫婦對記者說,“如果父母聽她的話,跟她去北京,一家人可能更慘。”
“凡做傳銷的人,他們的欲望超過了自身的能力。大多數人進入傳銷組織后,就會有嚴重的挫折感,從而導致他們做出偏激的行為。”昨日,陳本蘭說,馬某的性格發生變化,以致走上不歸路,可能與傳銷的毒害密切相關。
生前四處舉債
欲拉父母做傳銷
“她一邊向我媽討手機,一邊大喊著要回北京。可是,沒想到的是,她拿了手機,卻轉身朝河邊沖了過去。”昨日,說起妹妹跳河的前刻,馬女士心中仍充滿悲傷和疑惑。
“妹妹從小很任性,辭職前,她一直和北京的朋友打電話。突然有一天,她說要去北京玩,一走就是大半年。”馬女士說,去年中秋節前后,妹妹突然從泉州一家美容院辭去美容師的工作,獨身前往北京。臨行前,妹妹告訴家人,她去北京散心,如果有事做,就會在北京打工。可是,剛到北京沒幾天,家人就接到電話,她說她病了,要家人寄錢給她。從此,她經常向家人和親友借錢,一發不可收拾。不久后,她又去了天津。
在跳河自殺前,馬某剛從北京回來。“她回來后,整個人就像走火入魔一樣,完全變了。”父親馬阿伯對記者說,女兒回家后,整天要給他和妻子講“營銷”,還堅持要讓他一起去北京,“她說我不去,就是不支持她的事業。我對她說,我一個大字都不識,這么老了,去北京做什么?”
被父親拒絕后,馬某竟和家人吵起來,且越吵越兇。直到跳河悲劇發生前,馬某仍口口聲聲哭喊,家人不理解她。